老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每一个人眼下的处境,不管是好还是坏,都是当初自己的言行和选择带来的结果。正如网上曾经流行过的一句话:“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个逻辑,其实也适用于感情和婚姻。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选择要大于努力。因为有些事情,你努力了压根没用。
十根手指头伸出去,有长有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父母自然不会例外。所以对于自己的几个孩子,父母有所偏爱,是挺常见的一件事情。只不过有些不会很明显,而有些就比较明显。如果你不能接受未来公公婆婆的偏心,那就不要选择有兄弟姐妹的人家。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去抱怨,毕竟眼下的结果,当初就应该知道了。
我怀孕的时候,老公因为一直出差,所以我是在农村婆婆家度过孕期的。婆家邻居王大妈,有两个儿子。在两个儿子都结婚成家之后,就分家了,她跟着大儿子两口子养老。说起来,在农村,不管有几个孩子,一般老人都是跟着小儿子养老。即使小儿子搬去了城里居住,老人要么跟着一起去城里,要么也是住在当初分给小儿子的房子里面。
(资料图片)
王大妈却是跟着大儿子一家过日子,这里面的原因,其实不是小儿子不孝顺,也不是小儿子不愿意。而是大儿子相对来说有出息,嘴巴甜,会来事,王大妈偏爱大儿子,就愿意跟着大儿子一家生活。她家的小儿媳,叫李晴,是一个独生女。当初李晴娘家妈妈就是因为王大妈偏爱大儿子而不同意女儿的这门婚事。
娘家妈妈认为自己女儿是独生女,压根就不知道父母偏爱会带来的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而自己当初就是嫁了不被公公婆婆偏爱的老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生活都很压抑,所以她不愿意女儿也重蹈覆辙。但李晴沉浸在感情中,认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婆婆的疼爱,她不稀罕。
所以她坚持死活要嫁,娘家爸妈自然拗不过,最后结婚了。婆婆的偏心,其实从婚礼上就能看出来,两个儿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对待,村里人都说闲话了,李晴自然有感觉。但因为刚结婚,她虽然不舒服,但也没多想,觉得自己能忍,可以不在乎。但我们都知道,有些事情,可以不在乎,但经不起再三比较。
一开始两场婚礼的区别对待;每月自己给婆婆生活费,而大伯家两口子可以不用给;当初嫂子生孩子,婆婆出钱出力,不仅承担了在医院的一切开销,还早早就请了月嫂。自然了,后面也是出钱出力,带大孙女。到了李晴这里,除了生产当天来看了一眼,后来就没出现过了,话里话外都是谁生的孩子谁自己带。
诸如此类的事情,李晴嘴上说着不在乎,娘家爸妈也帮了不上忙,老公对她也比较好。但她的心里其实早就不平衡了,和婆婆闹翻,也就差最后一根稻草。这根稻草,在孩子5岁的时候,出现了。村头的早餐店,新出了一款豆浆,5元一袋,味道不错。王大妈自己买来尝了尝,决定之后每天都给孙女买。
反正家里的早餐都是买来吃,豆浆也一道买了好了,也不用自己每天早上起来给孩子打豆浆喝。于是,接下去的日子,王大妈就每天给孙女买豆浆。本来一直这样下去,可能也不会出啥问题。但有一天,王大妈在早餐店碰上了带着5岁儿子的小儿媳妇。李晴表情淡淡地,和王大妈打了招呼。
但儿子看到奶奶手里的豆浆,不愿意排队了,就想要喝。王大妈倒是给了,但离谱的是她伸手问李晴要钱。当时不仅李晴震惊了,早餐店里的其他人也有点无语。缓过神来之后,李晴表示自己不会给钱,她说:“你给你大儿子家买东西,你让他们出钱吗?如果他们不用出钱,凭啥到了我这里,就要给钱了?既然都是儿子,你凭什么这么偏心?”
老太太说:“这不一样,我和大儿子一家住一起,我们就是一家人。反正你就要给钱,不给钱,我就问我小儿子要去。”李晴气笑了,也终于忍不了,她豁了出去,当着大家的面,哭诉王大妈这个婆婆如何偏心眼。不过王大妈不置可否,她理直气壮,说:“我就偏心了,气死你。我就是心里眼里只有大儿子一家,就是对你家不出钱也出力,你能拿我怎么办。”
眼看儿子因为大人吵架,都哭了,李晴不愿继续和王大妈扯皮下去。她丢给王大妈一句你等着,抱起儿子就走了。李晴嘴里的你等着,大家都心知肚明,对于老人来说,无非就是养老问题。王大妈和李晴这对婆媳,因为5元钱彻底闹翻。如果以后王大妈需要李晴来照顾晚年生活,肯定不会有啥好待遇。
有人觉得王大妈底气十足,因为她有大儿子一家,以后除了要点生活费,别的用不上小儿子一家。但也有人觉得,鸡蛋都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王大妈又怎么能确定大儿子在自己年龄上去、身体渐渐不好、带不了孩子做不了家务,对这个家庭没了付出而只需要照顾的时候,还能像现在这样好好说话呢?
事情的最后,听说小儿子知道了之后,给王大妈送去了5元钱,话里话外也认为是王大妈太离谱。不过王大妈指责小儿子不孝顺,居然和小儿媳妇一起合起伙来欺负她。小儿子看了王大妈一眼,说:“咱俩的情分,也就剩下这点生活费了,你就指望我哥他们一家能一直对你好吧。”
李晴后来病了一场,气坏了,她说自己挺后悔的,早知道婆婆的偏心眼,会让自己的日子这么压抑,当初就不应该嫁。但这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自己选择的婚姻,还是要自己走下去,万幸,老公还算拎得清,还是向着她的。不然日子压根没法过。
你们身边,有这么离谱的婆婆吗?
--END--
图片|网络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