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陈昊星)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工业、投资、消费、就业等核心数据揭晓。当天中新社举办“国是论坛:2023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多位专家,对经济形势进行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接触式服务业和聚集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住宿、餐饮、旅游、文化等流动型消费行业快速回暖,展望全年,消费能够成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而居民消费物价仍稳定在合理区间,呈现小幅温和波动走势。
郭丽岩说,当前各地因类施策,采取大量组合拳式促消费的政策,包括培育和扩大相关重点商圈,服务消费的扩容提质,聚焦热点节假日和热点场景出台促消费“大礼包”式的举措,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一些优质文旅项目对远程游客吸引力增强,也助力消费恢复势头。
当天,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上年四季度为同比下降2.7%。其中消费场景不断增加,居民消费信心有所提高,带动平均消费倾向上升。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同比名义增长5.1%,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
郭丽岩说,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56.9%,处于高位景气区间,其中零售、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0%。这一类消费加快恢复带动了服务业相关用工和收入,接触式、流动型、聚集型服务业和消费同步恢复,带动了就业和收入稳步回升。
同时,一季度大宗商品消费也有诸多亮点,汽车作为大宗商品的风向标,3月汽车销量超过240万辆,同比增速接近10%,说明当前车市当中刚需、改善性需求等有效需求正在释放。
郭丽岩还提到,大宗耐用品的促进消费政策也正处于集中显效过程当中。一些地方、车企、平台给出的综合优惠力度较大,有些优惠几万元甚至接近十万元。新能源汽车在同期高基数之上保持较快增长,也是明显的新增长点。
她强调,在市场发力的同时,政府还要做好更多保障工作,比如加大助企纾困政策力度,紧扣消费者急难愁盼问题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
在郭丽岩看来,此前不便消费、消费场景受限问题正逐步解决。下一步,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尤为关键,重点要让居民家庭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意消费,包括基本公共品供给以及兜底保障方面,居民有稳定收入和更好保障,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消费。(完)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
科技助农种好粮(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苍洱之间暖阳高照。云南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杨双全发现自己成了“门外汉”。“我现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