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能的下半篇章怎么做?“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来答疑解惑
发布时间:2023-06-30 20:40:22 来源:金台资讯

6月29日上午,黄浦区地区办联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第二场“零距离家园·开放麦”活动在五里桥街道颐乐生活街区党群服务站顺利举办。以“减负增能的‘下半篇文章’怎么做”为题,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持人秦畅邀请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郑耀彬,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炯,零点有数高级副总裁、飞马旅董事周林古,脉策科技CEO&联合创始人汤舸,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瑞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佳琦,外滩街道北京居民区90后社工丁晓蕾,瑞金二路街道南昌居民区95后社工汤滟雯共同交流讨论。黄浦区副区长林竞君出席本次活动。


【资料图】

“零距离家园·开放麦”系列活动是黄浦区推出的开放交流互动平台,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热点,从黄浦区推进“零距离家园”工程建设情况破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话治理、共谋对策。

黄浦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和开展主题教育的要求,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为居村组织减负的若干措施,在减负增能基础之上,组织基层干部、社工对全区居民家庭开展“初心连万家 服务零距离”全覆盖走访联系工作。本场“零距离家园·开放麦”从此项工作切入,融合市、区、街镇、居民区、市场的视角,热烈讨论在减负增能之后,如何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实效,共建党建引领下的“零距离家园”。

社区里的年轻力

在传统印象中,居委工作的社工往往是年龄稍长的中年人,而近年来,社工岗位上涌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来自外滩街道北京居民区90后社工丁晓蕾、瑞金二路街道南昌居民区95后社工汤滟雯便是其中的新兴力量。

在初期开展工作之时,两位年轻的社工都遇到了类似的难点:因为是“生面孔”,所以感觉不太“靠谱”。

丁晓蕾辖区内的老城厢木质结构居多,在黄梅天里,潮湿的楼梯腐坏,白蚁大量进户扰民等诸多问题频发。“有些老年人他看到你的生面孔的时候,有可能他想不到一些问题,也有可能他不好意思说,很客气。”在请教经验丰富的前辈后,主动告知居民消灭白蚂蚁的帮助热线,带上分发的蟑螂药,将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先处理作为一个事先预判。“人都是在进步的,都是在学习的嘛,我们也是慢慢进步,慢慢学习,争取成为一个全能化的‘六边形战士’。”

瑞金二路街道南昌居民区内租客、商户众多,在入职前,汤滟雯坦言自己也是一个“社恐”人,然而从“社恐”到“社牛”的转变也离不开前辈的帮助。“我刚来的时候,有一位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师一直带着我,我最佩服她的就是她走在居民区里面,远远的几百米开外有人叫她一声,她就知道是住在几号楼几户的居民。”汤滟雯坦言,要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有困难都能找自己,任重而道远,自己也会更加努力成为居民的“百宝箱”。

“四减”行动 领跑基层服务“加速度”

在今年推进的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下,“四减”成为重中之重。报表台账过多、考核层层加码、村居挂牌多、人才力量薄弱、考核繁琐等问题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存在消极应对的现象。而减证明、减系统、减挂牌、减考核则让基层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社工其实就是在服务我们的老百姓,老百姓其实就是我们的客户,那建立一个类似CRM(客户关系系统)系统会让工作变得更为简单。”脉策科技CEO&联合创始人汤舸从“基层数字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基层因繁琐的数据而造成的问题,并分享了以大模型技术为切入口的城市大数据共享方法。他认为,大模型技术可以实现人们直接使用自然语言与数据交流,从数据中获得洞见,从而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帮助社区工作者能够快速做出基于数据的各项决策。而将这个工具做得好用实用,才能真正为一线的工作者减负增能。

“减负不等于基层不干,而是要干得更好。”郑耀彬表示居民区作为一个群众自治组织,承担了如何联系服务好群众的重任。此次大走访,不仅仅是应市委市政府做好减负的后半篇文章,同时也是对于新进社工的一次历练。居民区的工作需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那么将这支队伍带出来,通过数字赋能一线,也是这次大走访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国家治理的底盘就在基层,基层治理的核心就是人,而这些人里面最重要的领头羊则是居村党组织书记,以及基层骨干队伍。”

标签: